当代书法网 当代书法论坛 当代书画超市 书家博客
论坛首页 |  书坛新闻 |  当代书坛 |  展览馆 |  篆刻区 |  美术区 |  自治区 |  学术界 |  培训中心 |  资料馆 |  文艺休闲区 |  当代书画超市 |  管理区 信息采集

书法|当代书法论坛|当代书法网|中国当代书法第一门户网站  当代书法网是由中国书协会员、著名书法家杨崇学(杨之)先生于2007年5月创办的。网站自开通以来,以传承我国书画艺术为己任,在书法艺术交流、展览展示,推出书坛新人、通过互联网向世界推广中国的书法艺术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文韬

纪念黄绮先生和熊任望先生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9 20:3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石铸墨  笔帘留香                                 
                                                    ——怀念黄绮先生

                                                                文/郑标

  2009年的农历五月初四,是著名学者、书法大家黄绮先生诞辰95周年的纪念日。在我的眼中,黄绮先生绝对是“高山仰止”式的人物。先生生前曾经在家中接受过我的采访,我至今珍藏着先生赠我的书法作品。在先生的大日子即将到来之际,谨以一篇小文表达一名后学对先生由衷的敬意。

  黄绮先生在河北文化界是大名人,省会石家庄的很多建筑上都有先生的题字。他在诸多文化艺术领域均有独特建树,被学术界称为“黄绮文化现象”。尤其在书法创作方面,其独特的“铁戟磨沙体”,开创出“雄、奇、清、丽”之“中国北派书风”,“篆隶之间、汉魏之间、行草之间”的“三间书”兼容并蓄,凛然独步,深受国内外书法爱好者的喜爱。

  作为在河北工作的媒体中人,我对黄绮之名当然熟悉。只是,虽然对先生万分仰慕,但一直未觅得机会亲炙大师芳泽。直到1999年,机会终于来了。

  那一年,我正担任着河北电视台《中国河北》栏目的制片人。当年的12月20日,国人将迎来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澳门回归。刚刚进入秋天,我就开始琢磨,自己所负责的栏目能够为“澳门回归”做点什么。那时候,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正在感动着千千万万的中国人。这首闻先生写于1925年的诗歌,原本并不为人熟悉,因了大型电视纪录片《澳门岁月》的传播,当时几乎成了“流行”歌曲。

  恰在此时,友人毛剑宾来访。我与他说及此事,他提到,黄绮先生早年不是做过闻一多先生的助理吗?何不请黄先生来谈谈?

  真是个好主意。

  于是,很快,经毛剑宾引见,我和摄像陈广乐就叩开了黄绮先生“笔帘留香处”的门。

  黄绮先生的住所,距离他所供职的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很近,是在一栋十分普通的居民楼的楼上。早闻先生风雅倜傥,博爱大度,尽管我是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先生,对此也有深切领悟。最突出的印象是先生身材魁梧、相貌堂堂,感觉从气质到外貌都与大画家黄胄有几分相像。

  先生生在安庆,是南方人,但说一口很好听的普通话。也许是因为年龄原因,先生身体有些微颤,说话时语速也不快。我问他都做些什么运动,先生说,过去打太极拳,现在年纪大了,有时候在院子里转转,蹬蹬三轮车。电话铃响,他拿起电话,跟对方说,“河北电视台正在给我‘照相’呢。”

  十年过去了,现在已经记不清黄绮先生的住所是几室几厅了,但还记得房子是老式结构,并不宽敞。各处摆放着一些花花草草,使得厅堂之中颇有生气。墙壁上悬挂的多是先生自己的书画作品,但都有哪些内容和题材,已经完全记不得了。所幸当年拍摄的录像带保留至今,将录像带放进播放机,屏幕上出现的是这样几幅作品——

  一张写意梅花条幅,格调孤高,有八大笔意。画幅上方题了款:“瓦缶贮新醅,暮寒且进杯。谁人怜独处,聊赠一枝梅。一九九九,九一。”

  一柄纸扇,一面画了山水,以一首七绝为款,前三句是:“地北天南尚未归,老来奇迹更堪为。常和禽鸟多商议”,最后一句,只看得清前四字是“请扫流云”,后三字摄像机未能拍到。虽然无法得窥全诗,仍可读出这是一首怀乡诗,表达的应是八十六岁高龄的黄老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另一面为书法:“拨起笼门放鸟飞,忧它无食欲召回。不通言语吾心苦,莫人棘丛入翠微。放鸟,黄绮自书诗,己卯秋。”情趣盎然,其义自现。在先生家里,我看到确有鸟儿关在笼子里,想必先生写的是亲身经历吧。

  还有一幅山水图,题款为;“春来江水日盈盈,有送难迎痛此行。过尽千帆皆不是,青山无恙最知情。一九九二年,九一。”

  回忆起当年随闻一多先生做助手的日子,谈到李公朴、闻一多两先生相继被国民党特务暗杀时,黄绮先生不胜感慨系之。先生说,闻一多老师是著名的爱国诗人,当年的《七子之歌》就是他还在国外留学时写的。现在国家强大,澳门要回归祖国了,倘若闻老师泉下有知,他一定非常高兴。

  先生说,自己自幼喜爱填词吟诗,故曾把居所以“夜吟馆”名之。写字、题款一般都是书写自作诗词,很少写现成的古人诗句。先生早年先后毕业于西南联大和北京大学研究院,不仅是一位书法大师,在文学、绘画、篆刻等方面都造诣很高,尤其是诗词创作,取得了很大成就。现代词曲大师吴梅教授曾赞誉其诗词曰:“大作浑灏清空,兼擅厥长,锲而不舍,可登嫁轩堂室。”先生接着说,受闻老师的影响,自己也写了大量的爱国诗。他从书架上取出一册1997年刚刚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归国遥?无弦曲合集》,随便打开一页,是《如梦令?上元》,词曰:“今夜月光堪掬,是我望乡遥目。月自识多情,为暗九衢灯烛。追逐,追逐,梦到人间西北。”他说,写这首词时还在上大学,但那时就向往革命,“梦到人间西北”表达的是自己忧国忧民,向往光明,向往大西北延安的心情。

  随后,先生让助手取出一张四尺宣纸,饱蘸浓墨,工工整整地书写了一遍这阙少作。落款时,先生写到:“青年时作,距今六十余年。一九九九年秋,黄绮。”并钤了“号九一”的印章。

  出乎我意料的是,先生竟将这幅字送给了我,“以为纪念”。这礼物太重了,我赶紧整肃衣装,给先生深施一礼,诚惶诚恐地接过了这件墨宝。至今,这幅熔铸了先生深情的《如梦令?上元》,仍然是我的“镇宅之宝”。

  2000年,中日韩三国书法展在河北省博物馆举办。我嫌开幕式时人多,专门挑了一个估摸着清静的时间段前往,而且没走前门走的是后门。没想到,居然在后门遇见了同样来看展的黄绮先生。先生认出是我,十分热情地打招呼。我俩就站在门口,一叙寒温。我没细问先生为什么也在这个时间前来,妄自揣摩可能出于与我同样的考虑吧。

  打那之后,除了偶尔电话问候外,就没再见到过黄绮先生。不是不想去看望先生,但毕竟先生年事已高,身体又不好,便没有再去打扰过他。

  2004年的一天,河北省社科院的孙继民副院长和他的一位同事来到电视台,找我商讨联合制作纪念黄绮先生诞辰90周年纪录片的事。我原本也一直在筹拍这样一部片子,社科院既然有意,双方当然一拍即合。摄制组很快就成立了,撰稿和后勤保障工作由社科院方面承担,我这里负责拍摄和制作。作为制片人,我迅速派出得力人员奔赴安庆、天津、北京、保定等黄绮先生生活、学习和工作过的地方,进行前期采访。

  一个月之后,30分钟的纪录片《大家黄绮》在河北卫视播出了。在河北省纪念黄绮先生诞辰90周年的大会上,也播放了这部片子。同时,出席会议的每位嘉宾都得到了《大家黄绮》的光盘。由于卧病在床,黄绮先生没能出席这次隆重的集会。

  2005年12月23日17时,一代翰墨宗师黄绮九一先生走完了他91年的人生旅程。在先生逝世的第二天,我即和友人李培强一起,赶往黄宅吊唁,送上两个“黄绮崇拜者”的绵绵哀思。

  黄绮先生安葬于河北省双凤山革命陵园,陵园门楣上的大字即为先生所题。黄绮先生可能没有想到,他百年之后就葬在自己题字的陵园里。据传说,双凤山中的“双凤”来自安徽,这里自古就有“双凤衔水救民、化为青山”的故事流传。有诗为证:“黄山两凤仙,瑶池庆寿诞。舍己救黎民,化作双凤山。”——这首诗至今还镌刻在双凤山上的巨石上。想来,先生能长眠于双凤山,冥冥中还真有着一种难解的情缘呢。

  2006年,我曾几次到过双凤山。那时,黄绮先生墓前已经矗立起由著名雕塑家钱绍武创作完成的黄绮青铜坐像。铜像北面不远处,是黄绮艺术馆。艺术馆面积不大,只有约200平方米的样子,却展示了先生于语言文字研究、书法、绘画、篆刻、诗词创作诸方面的成就。尤其是艺术馆还陈列着大量先生的手稿、手札、信件、生前所用物品原件,对于参观者全面了解黄绮,十分有帮助。

  2008年,以黄绮先生先祖为主人公的电视连续剧《大宋才子黄庭坚》在黄庭坚故里江西修水开拍,投资方湖北中部影视邀请我出席开机仪式。作为一名纪录片和电视晚会编导,我很少有机会跟电视剧拍摄扯上关系。或许是与黄绮的缘分在起作用吧,我得到了这次机会。

  11月1日,我到了修水。

  修水古称义宁,这里不仅是江西诗派开山之祖、北宋诗词家、书法家黄庭坚的故乡,也是诞生了陈宝箴、陈三立(散原)、陈衡恪(师曾)、陈寅恪、陈封怀这祖孙四代、“修水五杰”的著名的“义宁陈氏家族”的故乡,是真正的灵山秀水之地。

  名叫修水,水确实多。到修水后的几天里,雨一直下过不停。一天上午,雨稍稍小些,我叫了出租车,一个人来到黄庭坚纪念馆凭吊。

  黄庭坚纪念馆坐落于修江之畔的南山崖上,相传为少年黄庭坚的栖游读书处。馆内除介绍黄庭坚之生平史迹外,碑廊中还陈列着黄庭坚书法碑刻百余通。纪念馆匾额为著名书家赵朴初所书,正面墙上还另嵌着一块写着“修水县历史博物馆”的匾额,为黄庭坚第三十二世孙黄绮所题。

  在修水县城,黄绮是无处不在的,街头巷尾总能看到他的题字。看来,在修水人那里,黄绮是被当作远离家乡的游子来对待的啊。

  行文至此,该收尾了。就以一首黄绮先生自作诗来结束这篇小文吧——

  不出淤泥出自天,
  欲知播种在何年。
  为求高洁供天帝,
  云养青山变白莲。
  ……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9 21: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黄绮先生的篆刻工具
黄绮先生的篆刻工具.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9 21: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黄绮先生的镇纸
黄绮先生的镇纸.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9 21: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黄绮先生《书法款跋》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9 21: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黄绮先生篆刻作品《九一》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9 21: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黄绮先生篆刻作品《号九一》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9 21: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黄绮先生篆刻作品《黄绮长寿》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9 21: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黄绮先生篆刻作品《多好养生》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9 21: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黄绮先生篆刻作品《诗髓》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9 21: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黄绮先生篆刻作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艺术顾问

中国历代年号索引 | 书法家常用礼语 | 公元干支对照表 | 岁时表

Archiver|手机版|当代书法网|当代书法论坛 ( 京ICP备2020048054号,京公安网:11010802014578号 )

论坛网友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当代书法网立场无关。

网站联系人:杨之 13501296373

当代书法网群:36526567(QQ) 当代书法网版主群:34573496(QQ)

网站邮箱:ddsfw@126.com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时军莉律师(上海君莅律师事务所)

GMT+8, 2024-5-9 20:13 , Processed in 0.416723 second(s), 1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