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网 当代书法论坛 当代书画超市 书家博客
论坛首页 |  书坛新闻 |  当代书坛 |  展览馆 |  篆刻区 |  美术区 |  自治区 |  学术界 |  培训中心 |  资料馆 |  文艺休闲区 |  当代书画超市 |  管理区 信息采集

书法|当代书法论坛|当代书法网|中国当代书法第一门户网站  当代书法网是由中国书协会员、著名书法家杨崇学(杨之)先生于2007年5月创办的。网站自开通以来,以传承我国书画艺术为己任,在书法艺术交流、展览展示,推出书坛新人、通过互联网向世界推广中国的书法艺术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daxiaO

白砥谈书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9-10 15:5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颜体行书留世作品较多,有《蔡明远帖》《争座位帖》《祭侄文稿》《刘中使帖》等等,可以看出颜楷对于颜体行书的基垫作用。不过,我们在其行书作品中,发现了王羲之书风对他的影响很大。这种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用笔有王书的精致,尤其当折笔或转笔趋方势的时候,一些牵带的线条也能看出有承传关系;二是结构上有王字的欹势。这一点,颜字楷书就不同,颜楷字与字之间基本为平齐排列的。如果依颜楷的这种排列去写行书,而不吸收王字的穿插挪让,则颜行书会写得很死。所以,颜真卿对二王书法的继承,活学活用,是将二王之法用到了他自己的楷书身上,改了楷书较为板正的弊病,体现了颜真卿的高明与不凡。
值得一提的是:《裴将军诗帖》将正、行、草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正书风格与《麻姑仙坛记》相应,自然比之灵活,草书时见二王的潇洒,风神磊落,而前后三种字体的呼应和谐,或也有从王羲之手札章法中得到启示。此作无论从线条的力度、线形的变化还是空间结构的形式,都大大超越了颜真卿楷书给人设定的形式界域——以颜楷的端正平和,怎能让人想见《裴将军诗帖》的激情跳越呢?!
 楼主| 发表于 2009-9-10 15:5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张迁碑》是在什么样的历史时期出现的?它主要有那些特色?为什么说《张迁碑》是学习隶书的极佳范本?它对其他书体的学习有什么样的帮助?
 楼主| 发表于 2009-9-10 15:5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张迁碑》刻于东汉中平三年(186年),全称《汉故谷城荡阴令张君表颂》,碑Ô 在山东东平,现置山东泰安岱庙。东汉隶书,已基本走出西汉时带× 意的写法,字形由长趋方趋扁。《张迁碑》已是完全隶变后的字体,但书写者似乎对于“古法”还情有独钟。它的主要特色可以概括为几个方面:一是线条沉厚浑穆,与西汉时期的《五凤刻石》等相比,《五凤刻石》圆融,《张迁碑》方劲,在其一为圆笔,一为方笔或方圆结合的用笔之故;二是结构不拘一格,巧中出拙。《张迁碑》不同于《礼器》《曹全》等汉碑,其字形多变而少定式,没有束缚但又中规中矩,结字方式极为巧妙,但丝毫没有刻意安排的感觉,字的大小、方圆、长扁等相映成趣。这种巧中出拙的美感,多为一般人不解,故《张迁碑》的价值在历史上没有得到足够多的认定。
《张迁碑》作为汉碑隶书的代表作品,其实是毋庸争议的。如果说《礼器》《曹全》《张景》等可作为学习汉隶的基础范本,《张迁》则可作为在有一定基础后深入学隶的最好教科书。清代伊秉绶、何绍基等大家均为所取法,并出而自成家数,他们风格的老到深厚无疑从《张迁碑》中汲取许多。我以为《张迁》与《石门》是汉碑中风格最为强烈、同时也最难学习的两件作品,如果没有相当的基础,它们线条的质量及结构的变化很难理解。如初学即入手其中,有时可能会不得门径,线条容易写得粗糙,结构容易写得怪异。所以,我主张学隶先学相对平正、笔法明显一路的,待能做到稳、准、狠之后,再学《张迁碑》,或许能够悟到它的高妙。
学《张迁碑》的好处不仅仅在于能够学习一种隶书,更重要的作用在锤炼笔力、体验古穆。若能将这种沉穆古拙的感觉写入行书、草书,其格调自会很高。
 楼主| 发表于 2009-9-10 15:59:01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张迁碑》作者当时是否用锋颖非常短粗的毛笔书写的?所以长笔» 往往用两笔或者更多的笔» 完成的?我们在临写的时候,是否也要这样去做?
 楼主| 发表于 2009-9-10 15:5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张迁碑》Ô 本的用笔方式如何,现在恐怕很难考证。线条¾ 过刻石,Ô 本书写时的用笔定会有所“损伤”,对比一下《集王羲之圣教序》与王书摹本手迹,尽管刻工高明,还是有所区别的。关键是,我们站在什么角度去理解线条的美感。如果你只追求动作,你在临写刻本时可能会不得要领,因为墨迹¾ 刻,动作似乎“隐藏”起来。加上¾ 过时间推移,碑刻¾ 风沐雨,多漫漶不清,笔法更在云里雾里。但如果你追求线条的质量,则或许你会认为¾ 刻后线条显得笔墨迹厚重了许多,汉魏碑刻的风化更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这种厚重古穆的美感。所以,抱着死心眼硬要把它Ô 本的用笔是怎样的搞清楚,可能会掉入单纯技法主义的泥坑。
《张迁碑》的线条一波三磔,这绝不是简单的用笔能够体会的。这种一波三磔,有当时书写的因素,也有后天风化的作用。如用非常短粗的毛笔书写,只会写秃线条,其意趣不可能这般幽长。当然,长锋难以写得这般粗实。《张迁》的长笔» ,又非一定用两笔或更多的笔» 完成,但提按肯定不是一带而过的。这种线条的提按变化极为微妙,按中有提,提中皆按,厚实中寓含灵活,如只是平实地写,则少变化;而若颤抖地提按,又一定造作。所以,碑刻线条的用笔须有相当的¾ 验积累,才会有所认识。
 楼主| 发表于 2009-9-10 15:5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张迁碑》的笔» 有什么特点?如何写好《张迁碑》的常见笔» ?
 楼主| 发表于 2009-9-10 16: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张迁碑》笔» 的特点上面已有提及。其方笔与《龙门造像》一类的方笔是不同的,它的方不见刀痕,其间有很多变化,或方或圆、方圆结合。同类的线条,起笔与收笔会有所不同。起笔的方不见定势,收笔的雁尾也有很多不同方式,这可从字帖中作具体的对比
 楼主| 发表于 2009-9-10 16: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临写《张迁碑》采用什么样的毛笔为宜?每个字的大约尺寸以多大为宜?书写的姿势以什么样为宜?
 楼主| 发表于 2009-9-10 16:0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张迁碑》气象博大,所以我主张写大,不要只临Ô 白 帖大小。当然写大不是写粗糙,大而能微妙,才是上策。大到什么尺度?因人而异。在能写大之后,再回过头来写小,这小或许能得大气象。当然这只是我一家之言,每位学书者书写体验会各有出入,我不反对能先写小再写大的方法,读者可根据自身的特点加以调整。
大字站着写,小字坐着写。但坐着写视线短,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对字的结构关系的把握。
 楼主| 发表于 2009-9-10 16:0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清代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说:“《张迁表颂》其笔» 直可置今真楷中。”这应该怎么理解?是不是说《张迁碑》和楷书有很多通融之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艺术顾问

中国历代年号索引 | 书法家常用礼语 | 公元干支对照表 | 岁时表

Archiver|手机版|当代书法网|当代书法论坛 ( 京ICP备2020048054号,京公安网:11010802014578号 )

论坛网友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当代书法网立场无关。

网站联系人:杨之 13501296373

当代书法网群:36526567(QQ) 当代书法网版主群:34573496(QQ)

网站邮箱:ddsfw@126.com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时军莉律师(上海君莅律师事务所)

GMT+8, 2024-4-28 07:27 , Processed in 1.084948 second(s), 1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